台湾光复纪念日:重温光复时刻,读懂家国百年

Connor 火必网 2025-10-29 1 0

台湾光复纪念日:重温光复时刻,读懂家国百年

立法定节:以法律之名铭记光复

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形式将10月25日设立为台湾光复纪念日。

八十年前这天,台北公会堂(今中山堂)内,日本末任台湾总督安藤利吉签署降书,日本对台湾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终结,宝岛重回祖国怀抱。这是中华儿女洗刷国耻、捍卫主权的胜利,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篇章。

台湾光复纪念日:重温光复时刻,读懂家国百年

(图为谏山春树将安藤利吉签字的投降书递交给陈仪检视)

历史回溯:台湾回归的法理与历程

台湾光复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成果。1895年,清政府因甲午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此后,台湾同胞历经50年的殖民统治,但始终没有停止反抗。1941年中国政府发布“对日宣战布告”,为台湾回归奠定法理基础。1943年的《开罗宣言》和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明确规定,战后台湾及澎湖列岛应归还中国。1945年10月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举行,这一仪式标志着日本对台湾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结束,台湾重新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台湾光复纪念日:重温光复时刻,读懂家国百年

展开全文

(图为1945年10月25日,在台北公会堂(今中山堂)举行的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典礼)

设立意义:锚定史实,凝聚统一力量

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是以法律形式确认“台湾自古属于中国”的历史事实,有力彰显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进一步巩固国际社会一中共识。此举也将强化两岸同胞的血脉联系,凝聚民族情感,推动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与民族复兴。

图书推荐:《台湾光复》中的历史重量

岁月流转,历史记忆不容淡忘与歪曲。若想深刻理解“光复”的重量,看清台湾回归的必然逻辑,推荐阅读戚厚杰先生的《台湾光复》。

台湾光复纪念日:重温光复时刻,读懂家国百年

索书号:K295.812,馆藏地点:呼和浩特市图书馆三楼阅览区

戚厚杰先生是南京中国近代史博物馆研究员,深耕台湾历史研究多年。该书中以严谨考证还原历史:依托两岸档案、亲历者口述等史料,梳理从甲午割台到抗战光复的历程,详解《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奠定的法理基础,驳斥“台湾地位未定论”。它将光复置于民族百年沉浮中,串联台湾同胞的抗争、台湾义勇队的救亡行动,展现台湾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结。同时,书中细节动人,既有军民欢腾的场景,也客观呈现光复初期的矛盾,让历史更具温度。

《台湾光复》为人们了解台湾光复纪念日背后的历史提供了权威、全面的资料支撑,让人们能更深刻地理解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的意义。读懂这本书,能铭记先辈牺牲,警惕分裂图谋,凝聚实现民族完全统一的精神力量。

(文:姜洋)

评论